地埋式生活污水處理技術是指將污水處理設施中的主體構筑物埋在地下或半地下的污水處理技術。其主要有占地面積小、噪音低、無異味、受氣候影響小、管理方便、處理效率高等特點。
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是一種模塊化的高效污水生物處理設備,是一種以生物膜為凈化主體的污水生物處理系統,充分發揮了厭氧生物濾池、接觸氧化床等生物膜反應器具有的生物密度大、耐污能力強、動力消耗低、操作運行穩定、維護方便的特點。
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介紹
1.過濾作用:填料截留過濾進水中的大的顆粒物和懸浮物
2.水解作用:厭氧微生物可以將大分子的不溶性的物質水解轉化為小分子的可溶性的物質
3.吸收作用:厭氧微生物吸附、吸收水中的有機污染物一部分用于自身的生長繁殖一部分以沼氣的形式通過U型水封出
4.脫氮作用:將接觸氧化床出水回流至厭氧濾池厭氧微生物中的反硝化菌可以利用回流水中的硝態氮并將其轉化為氮氣以去除污水中的氮物質。農村污水經厭氧濾池處理后降低了懸浮物、有機污染物以及氮的濃度也降低了后續的接觸氧化床的負荷。
地埋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工藝說明
地埋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的設計主要針對生活污水和類似的工業有機污水的處理。其主要處理方法是采用相對成熟的生化處理技術-接觸氧化法,水質參數根據一般生活水質、進水BOD200mg/l,出水BOD20mg/l指標設計。共有六部分:
(1)初沉池;(2)接觸氧化池;(3)二沉池;(4)消毒池;。消毒裝置;(5)污泥池;(6)風機房;。風機;
工藝特點
采用成熟的膜生物反應器工藝路線,具有良好的去除污水中的有機物和較好的脫氮功能,以滿足排放標準的要求。
1、具有較好的耐沖擊負荷能力,以適應水質、水量變化的特點;
2、調節池內設預曝氣,可降低污水中有機物濃度,又可防止調節池污染物腐化發臭,大大改善了周圍的環境。
3、采用污泥前置回流硝解工藝,大大降低污泥的生成量;
4、采用新型填料,掛膜快,壽命長,處理見效快;
5、充分考慮二次污染產生的可能性,將其影響降低至低程度;
6、 采用集中控制、自動化運行,易于管理維修,提高系統可靠性、穩定性。
7、系統處理設施全部設置在地表以下,不占地表面積,可作綠化,又利于防凍(風機控制室除外)。